科研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研究》一书的创新性评价

来源: 发表时间:2021-09-09 21:51:52字体大小:

   孙战文教授所著《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研究》一书,从学术价值上看,将农民工问题研究立足新迁移经济理论基础,将研究视角深入农民工家庭整体、成员个体以及家庭外部的环境条件保障,有利于研究农民工家庭阶段性迁移决策、行为和演进过程,是对现有人口迁移理论的深入拓展和实践刻画。从实践价值上看,通过对家庭化迁移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市民化政策落实,有利于社会稳定,也能够有效推进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进程。下面,将对该专著的主要观点进行摘编,并简要论述其新时代价值,仅供参考。

   创新1: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深化

   自20世纪90年代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兴起,对中国家庭层面的劳动力迁移研究和农民工家庭迁移行为研究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现有的文献主要是对家庭整体进行分析,迁移过程的研究也主要是笼统的全过程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本专著一方面吸收现有文献的分析范式和成果,一方面将农民工家庭成员的迁移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上,将家庭整体分析深入到成员个体迁移分析,将家庭成员划分为城市劳动力和非劳动力成员、农村劳动力和非劳动力成员四类,以农民工家庭和农民工个体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分析为主,对家庭非劳动力成员的迁移问题也给予一定研究和关注;二是纵向上,将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迁移行为拆分成五种不同的迁移状态、四种不同的迁移阶段进行分析。

   创新2:研究框架和方法上的创新尝试

   现有文献研究家庭迁移往往是微观研究引入家庭主要成员特征和家庭整体特征因素变量进行迁移行为分析,宏观研究引入环境与制度因素变量进行分析。与这些文献不同,本专著是将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在家庭层面有效结合,从成员个体特征、家庭整体特征、所在社区特征和宏观环境与制度特征全方位视角建立研究框架体系。该体系中既注重成员类型和迁移阶段的框架体系构建,也注重农民工家庭迁移实践中的部分迁移、举家迁移、代际迁移等迁移方式上的选择。由此形成了成员类型、迁移阶段、迁移方式和迁移因素组成的复杂研究框架体系。

   研究方法上,将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等常用分析范式和方法应用于农民工家庭层面研究中,利用全面分析框架进行大胆尝试,并取得了预期的分析结论。实证分析中,除了沿用近几年劳动力迁移研究中的Logistic回归分析,还尝试将事件史分析方法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泊松回归方法应用于本项研究之中。

   创新3: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本专著对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和迁移行为通过实证研究农民工家庭成员市民化过程中的迁移决策和迁移行为,得到了几个重要的结论,对实施和促进农民工家庭成员市民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1)定居城市和融入城市阶段成为了农民工家庭顺利完成向城市住户转换的障碍阶段。农民工家庭因定居城市而使净收益大幅缩减且迁移净收益为负;耕地、宅基地和住房等家庭农村资产既有市场交易运作意愿,又有保留抵御城市务工风险的想法;城市收入分配体系、合同、法律法规等务工权益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以及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农民工家庭的差别待遇等,都对农民工家庭顺利定居、融入城市产生阻碍。(2)农民工家庭向城乡两端沉淀的分界线是农民工家庭有2个以上的劳动力迁移。偶尔有成员外出务工或仅有一个农民工迁移的农民工家庭更倾向于最终沉淀在农村,2个以上成员外出务工或举家迁移的农民工家庭更倾向于最终沉淀在城市。(3)农民工家庭最终沉淀在城市需要经过13-17年的时间,这同时需要家庭内的农民工获得稳定的城市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需要对城市务工收入增长有良好的预期,需要提升家庭成员整体素质。

   研究结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意义

   新时代,在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短缺的时代,城乡劳动力将在自身条件和外部保障共同作用条件下重新配置。具有市民化意愿和能力的农民工将迁移融入城市,而一批经验见识丰富又不能稳定居留城镇,不能完成市民化,但又热爱农业农村的农民工将回流农村。这就是农民工的二次分流和分化。他们需要在迁移定居融入城市和返乡创业之间作为抉择。孙战文教授出版的《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研究》一书,现在来看,仍然对新时代推动农民工家庭迁移选择、决策和迁移行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这本书是孙战文博士期间深入观察我国一个个农民工家庭微观个体,总结迁移规律的集中智慧和创作,无论是在理论框架的完整构建,还是对农民工家庭迁移行为的五种状态、四个阶段和三种迁移方式的深入分析,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都可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著作。

(山东政法学院教授李培哲供稿)

电话:0531-88599763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250014
版权所有:山东政法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