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典型的涉外专业,毕业生多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业务,或进入外资企业、金融机构或中国企业驻外分公司工作,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外籍人士。在国贸人才的培养上,应特别注重课程思政植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定信仰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力奉献。
(一)以“专业文化 ”引领专业建设,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国贸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传统国贸人应该具备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梳理和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遵守契约精神,做山政乐贸人”的专业文化有机结合。让专业文化建设引领专业发展,用课程思政保障“立德树人 ”的目标实现。
(二)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熏陶相结合,德育内容和专业教育有 机融合
课程思政教育中“ 国情教育 ”和“主流价值熏陶”,是其最为基 本的两个维度。但教师不宜硬性灌输,生硬地直接给出结论,而应由 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 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三)建立双向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前沿和时政教育贯穿始终
明确思政教学目标:第一,指明中国道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的历史性巨变进行阐述,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取得我 国外贸事业成功的关键;第二,聚焦中国经验,以中外比较为视角, 对各国贸易政策、措施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看待 外部世界;第三,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产品进出口操作的典型案例 为载体,让学生领会当代中国制造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于中国品 牌的热爱。见机行事、借题发挥、春风化雨、顺其自然,用通俗易懂 的话语揭示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形式等规律。
(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 ”的作用,校企协同塑造“乐贸 ”品 牌
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这个第一课堂。讲授依 靠第一课堂,情感体验依托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 ”的作用, 先后带学生赴“韩都衣舍 ”、“济南国贸电商产业园 ”进行参观考察, 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 让学生意识到将来从事工作时应有的状态, 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合作及奉献的精神。
除此之外,依托专业的“乐贸学堂 ”,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 请学术专家给学生讲解“ 贸易战 ”、“ 山东省自由贸易(实验区解读)”、请行业专家给讲“外贸 ”、讲外贸职业规划。另一方面,把“乐贸学堂”开到实践基地中,开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在企业的实际运行氛围中沉浸式听外贸行业专家为学生外贸之路的方向和价值。
(五)积极探索“学-训-赛-创 ”递阶链条式教学模式,践行“经 世致用、通达天下 ”的专业文化
教研室积极探索“学-训-赛-创 ”递阶链条式教学模式,注重学 与训,训与赛,赛与创之间的递阶链条式统一,以“学为基础,训为 载体,赛为促进,创为升华 ”,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 质量。通过系列活动,国贸专业对 “经世致用,通达天下 ”的专业 文化高度认可,“乐贸 ”理念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专业文化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鼓舞国贸学生在学科竞赛、就业中取得更好成绩。